top of page
IMG_1315.jpg

國內演奏家

專業的師資陣容,帶領您走入完美音樂饗宴

conductor_edit.jpg
指揮 / 呂彥輝
Conductor
 

         2007年畢業於德國國立德勒斯登高等音樂院(HfM Dresden,Germany)隨Pro.Uwe Voigt (德國Staatskapelle Dresden歌劇院長號首席)並取得碩士文憑,回國後任職國立東華大學音樂系,擔任管樂合奏、管樂教學法、管樂作品研究、室內樂與長號授課教師。2020年取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指揮碩士文憑隨王雅蕙教授。

         參與過的指揮班研習包含Douglas Bostork (日本東京佼成管樂團指揮)、Rodney Winther (美國辛辛那提音樂院指揮教授)、Jerry Jukins (美國達拉斯管樂團指揮)、John Boyd (美國指揮家)、秋山紀夫、伊藤康英等指揮指導。

         2008年起擔任臺北市大安國中管樂團指揮參加台北市與全國音樂比賽榮獲多次特優肯定,每年暑假期間率領該團參加國際管樂活動與比賽,包括日本東京、大阪、韓國濟州、中國北京、上海、新加坡及廈門等地。於寒假舉辦國內巡迴,與臺灣各地樂團交流演出。

  2010年成立國立東華大學音樂系管樂團,於每年春季舉辦巡迴交流活動。包括國立師範大學管樂隊、國防部示範樂隊、國立清華大學音樂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國立台東大學音樂系、台中逢甲大學管樂團、南投暨南大學管樂團。以及每學期舉辦多場與花蓮在地各級學校管樂團音樂會。

         2014年起為了達成管樂教育向下扎根的責任與使命,每年暑假期間籌辦“夏戀花蓮”東華大學音樂系管樂營。2018年起舉辦花蓮國際管樂營並邀請到“歐洲銅管之聲”音樂節國際師資。

         現任職於國立東華大學音樂系管樂團指揮與長號講師、臺北市立大安國中管樂團指揮、台北聯合管樂團指揮、台北市泰北高中國中部管樂團指揮、台北市桃源國小管樂團指揮、台東縣立新生國中音樂班管弦樂團及管樂團指揮,並任教於花蓮市明義國小音樂班、花崗國中音樂班、花蓮高中音樂班。

flute_edit.jpg
長笛 / 游瑞玲
Flute

         獲頒德國長笛獨奏家文憑(Konzertexamen)的游瑞玲,以她精湛的技巧及豐富細膩的音樂性穿梭於古典與流行之間,於2005年先後獲得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專輯獎與國際庫勞長笛大賽第二獎,無論是在演奏、教學或其他各方面,都有傑出的表現,可說是一位全方位的長笛家。她的音樂具有鮮明的色彩性﹔緊密的音樂織度與張力的結合,以及清晰、奔放、濃烈的情感表達﹔成為她個人獨有的音樂詮釋風格。

 

          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長笛首席約翰尼斯‧瓦特(Johannes Walter)教授說:『瑞玲具有色彩豐富與極富張力的音色,她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將風範,同時並兼具獨特的音樂風格…』﹔另外,聽過她演奏的幾位世界長笛大師尼可萊(Aurele Nicolet)、Eckart Haupt教授、Ole Birger Pedersen教授,都被她深刻音樂性所感動,認為她是個很有前瞻性的長笛演奏家。

          游瑞玲自幼學琴,十四歲開始學習長笛,由莊清霖老師啟蒙。曾就讀台北市立中正高中音樂班、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及音樂研究所演奏組,並獲該校之學士學位及演奏碩士學位,從高中至研究所畢業,一直師事劉慧謹教授。

 

          1999年,進入德勒斯登(Dresden)音樂院高級演奏班就讀。師事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長笛首席約翰尼斯˙瓦特(Johannes Walter)教授。2001年6月,舉辦畢業音樂會並獲獨奏家文(Konzertexam)。

clarinet_edit.jpg
IMG_0451.jpg
單簧管 / 楊喬惠
Clarinet
 

楊喬惠為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單簧管首席,並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東海大學、實踐大學等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畢業自法國國立高等巴黎音樂(CNSMDP),

獲單簧管、低音單簧管暨室內樂第一獎高等演奏文憑(DFS)及第三階段(III Cycle)證書;在此之前,先後跳級以最短修業年限獲巴黎市立音樂院最高級卓越演奏文憑(Prix de Perfectionnement)及國立波微音樂院金牌獎。師承Guy Dangain、Michel Arrignon、Pascal Moragues、Alain Damiens、Richard Vielle等,深受法國單簧管演奏傳統的薰陶;同時,接受法國著名音樂家M. Bourgue、C. Larde、A. Cazalet、D. Hovora、C. Ivaldi及M. Hentz等的室內樂指導。留學期間獲法國興業銀行,Meyer基金會及日本東京Sasakawa Young Leaders Fellowship Fund之獎學金。出國前,在台灣接受了完整的音樂教育,小學三年級由傅建華老師啟蒙,就讀福星國小、古亭國小、師大附中(國中部及高中部)之音樂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於大一時決定休學赴法深造;先後師事薛嶺寧、賴高永、貝威霖、陳威稜及羅徹特等教授。

 

楊喬惠擁有豐富的參賽經歷及輝煌的得獎紀錄:

-NTSO室內樂大賽首獎(第二、三獎從缺)組合為新藝木管五重奏。

-法國國立高等巴黎高等音樂院第三階段,不分樂器無分組協奏曲比賽第一名。

-法國土倫(Toulon)國際管樂單簧管音樂大賽,從來自29個國家、113位好手中脫穎而出,獲最佳名次。

-瑞士日內瓦(Geneva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國際音樂大賽,

入圍複賽前16名。

-法國Vierzon國際二重奏音樂比賽特別獎。

-捷克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 Competition)國際音樂大賽,在183位參賽者中,入選準決賽前12名。

-法國Picardie音樂比賽第一名、Dunkerque 青年演奏家大賽及Bellan全國音樂比賽第一名,及 U.F.A.M國際音樂比賽第二名。

-多次榮獲台北市及台灣區少年及青少年組音樂比賽第一名。

 

          旅法期間楊喬惠應邀在各音樂節舉辦個人獨奏會及與世界級大師合作室內樂音樂會,如在Villers -Sur-Mer音樂節中的獨奏會,獲得歐洲電視台La 5 et Mezzo的錄影,多次在歐洲電視頻道播出;在巴黎奧塞博物館(Musée d’Orsay)音樂廳的獨奏會,由法國國家廣播電台現場直播;在Epernay市Le Salmanazar劇院與法國鋼琴大師M. BEROFF,合作演出聖桑的動物狂歡節;並參與1999年總統府介壽館音樂會獨奏演出,由中華電視公司轉播。

          其獨奏的足跡,除了歐洲也到過上海、廣東及澳門。合作協奏曲的樂團,包括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灣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法國坎城交響樂團、德國Jenaer Philharmonie、法國Picardie樂團、法國NEIC樂團、巴哈室內樂團、臺北市交附屬管樂團及附屬室內樂團、國立台灣師大管樂團、中國重慶愛樂交響樂團、新竹管樂團…等;

          亦與世界級大師: Rostopovitch、Semkov、Boulez、Eotovs、Fleisher、Minz、Rampal…等於德法演出,參加樂團如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EVIAN、巴黎歌劇院樂團、巴黎管弦樂團、不列塔尼樂團…等;以及多次參加法國巴黎海華文藝季演出。巴黎音樂院獨奏家CD系列中,錄製「萬花筒」(Kaleidoscope)單簧管專輯;德國名指揮家P. EOTOVS帶領合作現代青年作曲家系列音樂會及錄製CD(Paris- Köln);美國Daddario公司” Discover the Rico Experience” CD中,收錄其演奏的Donizetti Etude。

          除了樂團演出工作、也積極投入不同組合的室內樂演出及現代音樂的發表,與國內外知名優秀的演奏家合作演出。首演發表呂文慈教授的雙單簧管協奏曲及鍾耀光教授的單簧管協奏曲、應『亞藝首席獨奏家系列音樂會之十』之邀於國家演奏廳舉辦個人獨奏會、《遊園驚夢》單簧管大提琴鋼琴三重奏、《楊喬惠與柳瀨洋的音樂對話》、參與亞洲曲盟音樂節、受邀至法國南特拉國際夏令營教學及演出,並受市長頒贈市府銅牌榮譽勳章、應邀於西班牙馬德里市參與國際單簧管年會RICO音樂家專場音樂會、中國重慶國際單簧管藝術節中協奏曲及獨奏會演出。

          為美國D'addario竹片及法國Buffet Crampon樂器公司音樂藝術家,曾為兩廳院節目評議委員。

雙簧管 / 洪千智
Oboe

生於台南市,由父親洪啟忠教授啟蒙接受音樂教育。後由黃綉惠老師啟蒙學習雙簧管,其後師事劉廷宏教授及劉榮義教授。十六歲赴法深造後師事Claude Maisonneuve、Pierre Pierlot、Jean-Claude Jaboulay、Jérôme Guichard、Jacques Tys、Thomas Indermühle等雙簧管大師。

  獲法國巴黎師範音樂院 (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 雙簧管最高級演奏家文憑 ( Diplôme Supérieur de Concertiste) 及一致通過獎 (à l’unanimité),並獲法國國立Rueil-Malmaison音樂院卓越演奏獎文憑及一致通過獎 (Prix d’Excellence à l’unanimité) ,以及室內樂高級班金牌獎章與一致通過獎 (Degré Préparatoire Supérieur, Médaille d’or à l’unanimité) ﹔巴黎市立高等音樂院 (Concervatoire  Supérieur de Paris - CNR) 英國管最高級演奏文憑 (Prix de Perfectionnement) ﹔瑞士蘇黎世高等音樂院 (Konservatorium und Musikhochschule Zurich) 演奏家文憑 (Konzertreifediplom) 及最優等之評鑑結果(sehr gut)。

  曾獲奇美文化基金會獎學金,法國Ile de France音樂大賽雙簧管組第一名,國家音樂廳樂壇新秀之殊榮。並受法國崇民交流協會之邀錄製「法國經典音樂」專輯,由風潮唱片發行。

  除了經常於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行多場個人獨奏會之外,演出邀約及演出活動亦極為頻繁,經常為「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發表國內外知名作曲家之作品,並被指定為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院校長Klaus Ager之作品「靜止的寧靜」 (An die Stille-Psalm) 及德國作曲家Paul-Heinz Dittrich之作品Kammermusik 13 “Journal d’images” 等雙簧管作品作台灣首演。現亦為閃亮木管五重奏團員,2008年十二月受邀於總統府介壽館演出「總統府歲末關懷音樂會」,為國內非常活躍之雙簧管演奏家。

 

  現任台北市立大學音樂系暨研究所,清華大學音樂學系,實踐大學音樂學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暨研究所及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暨研究所雙簧管副教授。

S__62488592_edited.jpg
低音管 / 劉君儀
Bassoon
 

          桃園人,先後就讀桃園西門國小,台北縣光仁中學國高中音樂班。隨後資優甄試進入台北東吳大學音樂系就讀,先後師事張龍雲老師、廖崇吉老師、曾玲淳老師及張先惠老師。 2001年考入德國國立卡爾斯魯爾 ( Karlsruhe ) 音樂院,師事 Prof. Günter Pfitzenmaier,並在此取得藝術家碩士文憑(Diplom Künstlerische Ausbildung )。

          2004年在還未畢業時即考取德國下薩克森邦劇院低音管 首席。並在此任職至2013年隨後回國任職於高雄市交響樂團。 2007年在工作之餘進入德國呂北克 ( Lübeck )音樂院進修,師事 Prof. Pierre Martens,並於2010年取得最高演奏文憑 ( Konzertexamen )。

      演出經歷:

          旅德11年期間曾合作的樂團有德國下薩克森邦劇院、德國國家愛樂、德國曼海姆國家劇院樂團學會、德國青年愛樂管弦樂團等。 回國後樂團工作之餘也積極參與室內樂及協奏曲演出:與柝之響樂團 及溫隆信老師合作演出莫札特低音管協奏曲,及與高雄市交響樂團” 首席之夜“演出韋伯低音管協奏曲。 2014 年受邀與巴松主義四重奏和台北青年管樂團合作於國家音樂廳演 出“奎特茲的遊戲“為低音管四重奏與管樂團協奏曲。也受邀參加 TC(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演出。 2015 年舉辦“旅程 奇響“個人低音管演奏會。2016年舉辦“木頭人“木 管三重奏音樂會。2017年舉辦"樂在一起"低音管室內樂音樂會。

     現職:

          2013年起任職高雄市交響樂團低音管首席,並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國立中山大學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S__10788866.jpg
薩克斯風 / 吳建穎
Saxophone
 

畢業於東海大學音樂系畢業,主修薩克斯風,師事顏慶賢老師。

法國國立馬爾梅森音樂院薩克斯風高級班第一獎、卓越演奏班第一獎文憑、音樂教育文憑(DEM),師事Daniel GREMELLE教授。室內樂高級班第一獎。師事Michel MORAGUES教授。法國國立夏特音樂院薩克風職業演奏班第一獎文憑,師事Erwan FAGANT教授。

2001考東海大學音樂系,主修薩克斯風。同年和台北市立華江高級中學管樂團於國父紀念館演出協奏曲。

2004 參加第一屆台灣管樂協會盃薩克斯風大賽榮獲成人組第三名。

2006 隨幼獅管樂團赴新加坡參加世界管樂年會。

2007 服役於國防部示範樂隊並於台灣巴拉圭友好音樂會上擔任SAX獨奏。

2008獲馬爾梅森音樂院邀請於法國音樂節擔任演出(四重奏)。參加第十五屆歐洲皮卡地薩克斯風大賽榮獲第二獎。

2009暑假與台北薩克斯風重奏團赴大陸巡迴,並擔任獨奏演出葛拉組諾夫(Alexander Glazunov)薩克斯風協奏曲(青島場)。

2010參加第五屆法國南特薩克斯風大賽最高級組(honneur)榮獲第二獎。

2012於台北巴赫廳舉行"巴赫新聲"個人獨奏會"VOYAGE旅行"。

2013與飛舞薩克斯風四重奏於屏東文化局演藝廳、台北國家演奏廳演出年度音樂會"原子心"。

2014與逢甲大學管樂團於台中霧峰國臺交音樂廳、台北中山堂中正廳合作演出日本知名作曲家真島俊夫薩克斯風協奏曲BIRDS。

2015 與大安國中管樂團於台中清水藝文中心演出Predro Itrurralde-Pequena czarda 協奏曲。

2017 9月與逢甲大學管樂團於嘉義市文化中心演藝廳演出法國作曲家Jerome NAULAIS 協奏曲Sax de voyage. 

回國後積極投入薩克斯風教學與演奏工作,現為臺灣管樂團團員,並曾任教於臺北市立大學音樂系、及各級學校薩克斯風指導老師。

trombone_edit.jpg
長號 / 蔡佳融
Trombone
 

2000年自德返國至今,執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以及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等校之音樂學系與音樂研究所; 亦先後任職於長榮交響樂團擔任長號首席以及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長號演奏團員。為華人第一位取得德國國家「最高級長號演奏家文憑Konzertexamen Posaune」的銅管樂演奏家。
啟蒙自前台灣省立交響樂團長號首席 何佶老師,隨後即以最高分考取台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今台藝大音樂系)。旅德九年餘,於德國國立德特蒙音樂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Detmold)師承當代長號名師Heinz Fadle,以特優級成績取得最高級長號演奏家文憑(Konzertexamen Posaune)及藝術家文憑(Diplom der Künstlicher Reifeprüfung)。1997年至2000年間任職於德國國立希德斯罕市歌劇院管樂樂團(Das Orchester des Staatstheater Hildesheim ),及德國邦立德特蒙歌劇院( Das Orchester des Landestheater Detmold)之長號首席及第一部獨奏長號演奏員(Solo Posaunist)。
自1995年起,陸續參賽榮獲台北市音樂比賽、台灣省音樂比賽及第七屆台北市交樂壇新秀協奏曲比賽三項比賽之長號獨奏類/優勝第一名。並多次參與國際大賽,並晉級總決賽,如:德國Leipzig Wettbewerb der Hochschulen、法國Guibeweile及韓國濟洲國際銅管樂大賽。
2003起至2018年多次舉辦「蔡佳融長號獨奏會:永恆之光系列巡演」、兩廳院主辦之「重量級獨奏家系列--蔡佳融長號獨奏會」以及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獨奏家系列「心的殿堂--蔡佳融長號獨奏會」;並與台灣10餘個知名管樂團及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長號協奏曲。2000年起自今,常態性受邀擔任兩岸重要音樂文化交流之演出活動及音樂比賽評審。

管樂指揮領域:
2002年起至今擔任台北市健康國小管樂團合奏指揮;其間於國內外賽事中,屢獲極佳之成績(2010北京國際管樂節金獎第一, 2012韓國濟州國際管樂大賽U13金獎第一名 , 2014年星加坡國際管樂大賽銀獎第一名,2016年台北市音樂比賽東區特優第一名/全國賽北區特優第五名。2019年韓國濟州國際管樂大賽U13銀獎第一名)。2016~18年期間,受邀擔任台北市交附設管樂團(現TSO管樂團)之常任指揮。 2017年起,亦擔任華江國小管樂團合奏指揮。

frenchhorn_edit.jpg
法國號 / 徐作因 
French Horn

五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小學五年級插班進入光仁小學音樂班,主修鋼琴,副修法國號。直升國中後,即雙主修,校期間,多次榮獲臺灣區音樂比賽台北市東區及台北縣第一名,並於七十八學年度榮獲青少年組法國號獨奏全國第一名。

1989年及1990年暑假,徐作因受恩師美國法國號大師Prof. Louis J. Stout 推薦,前往美國參加New England Music Camp,經所有教授一致通過,被推選為年度最佳女音樂家(Outstanding Female Musician,1990)以及Honor Musician(榮譽音樂家)並在光仁中學音樂班畢業後,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系(CCM.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U.S.A ) 就讀,以特優成績(Magna Cum Laude)取得學士學位繼於1994~97年間在英國倫敦皇家音樂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London. U.K.) 取得法國號演奏碩士,演奏家文憑及英國音樂教師文憑,亦是皇家音樂院院史上第一位銅管碩士。

學成歸國後, 選擇在母親的故鄉─花蓮,展開教學生涯。

幾年來,徐老師的學生不論在學校或是音樂比賽中都有傑出的表現,她更成功地輔導多位隨她習琴多年的學生申請至英國及美國深造,並獲東華大學評選為優良教師。

曾仼花蓮女中管樂團指揮及東華大學管樂社指導老師

目前為國立東華大學講師,並任教於花蓮高中音樂班、花崗國中音樂班與明義國小音樂班。

harp_edit2.jpg
豎琴 / 洪綺鎂
Harp
 

洪綺鎂目前擔任東吳大學、輔仁大學、文化大學、台南應用科大音樂系助理教授,蒙納米豎琴樂團團長。

 

幾近滿分畢業於巴黎師範音樂院,第一名畢業於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CNSMDP),師事Pierre Jamet、M.Cl.Jamet、Germaine Lorenzini、Isabelle Moretti、Chantal Mathieu。被國際知名豎琴家Marielle Nordmann贊賞為「具有潛力的優秀豎琴家」。日本報章雜誌對其演奏內容評價為「演奏風格獨特,充滿深層內涵,令人動容」。

多次應邀在法國Théâtre des Champs Elysées、Salle Cortot、Chateau de Gargilese、Avignon、Villecroze及瑞士Lausanne、日本東京、京都、大阪、神戶等地演出,深獲各界好評。

 

1995年回台灣定居,從事豎琴教育與豎琴音樂推廣,以獨奏、協奏、室內樂等形式,把豎琴多樣化的呈現風貌介紹給臺灣的愛樂者。2012暑假成立蒙納米豎琴樂團(Monamis Harps),除了在音樂廳演出,更是把豎琴搬到戶外與各地場域對話,旨在藉由豎琴與聽眾分享片刻的美好。由奇美基金會邀請赴俄國錄製豎琴CD。

洪于雯.jpg
擊樂 / 洪于雯
Percussion
 

         洪于雯,1983年⽣,臺灣擊樂演奏家。國立臺北教育⼤學⾳樂教育系畢業後,赴法國學習現代⾳樂,於2012年獲得法國國立⾥昂⾼等⾳樂院 (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erieur Musique de Lyon)擊樂最⾼演奏⽂憑、巴黎 ⾼等⾳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erieur Musique de Paris)室內樂⽂憑。 從⼩受⺟親啟蒙接觸⾳樂,於⾼中開始學習打擊樂。進入國立臺北教育⼤ 學後,師承陳哲輝教授,讓她正式接受了打擊樂的專業訓練,並加入 「Ensemble1002樂團」,累積豐富演出經驗。

 

         留法6年期間,洪于雯開始跨界與舞蹈、戲劇領域合作,創作並參與兒童⾳樂劇「1+1=…?」於歐洲多個城市演出。2012年返臺後,與朋友共同創立「出入 游樂」,以打擊樂為根本,同時涉獵並參與其他藝術領域合作。 她的重要作品包括:擊樂舞蹈劇場2012年《無間》、2013年推出 《Neverland》獲得國家藝術⽂化基⾦會「新⼈新視野」專案補助以及台新藝術獎提名、2014年舉辦個⼈獨奏會:擊・製系列《獨⽩》、參與演出新點⼦樂展 《⼈聲風景》、2015年臺灣國際⾳樂節《樂x當代》、2017年參與編舞家孫尚綺作品《透明》擔任⾳樂演出及創作。 她參與「出入游樂」的作品,包括2013年兩廳院新點⼦樂展《奇幻⾳ 畫》,2015年共同製作及演出的 《出入・遊樂間》,並獲得台新藝術獎年度入 圍,以及2017年受嘉義藝術節邀請之全新創作《出入游樂敲敲來@嘉義》。

 

         除了⾳樂之外,洪于雯也關⼼周遭⽣活的脈動,同時對其他藝術⽂化領域 有濃厚興趣,多⽅嘗試合作交流,希望在現代⾳樂、當代藝術的路上,著墨更 多豐富的⾊彩,播⽂化的種⼦、滋養藝術環境。

 

         現為國立臺南⼤學⾳樂系、東華⼤學⾳樂系兼任助理教授。

bottom of page